本报讯(记者 罗桂华 曾林) 2月18日,记者从2025年全州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州将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优质工程、优质服务、绿色人文”原则,切实做到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动能“五个转变”,努力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实现高质量发展。
积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枢纽。用好用足航线培育补贴政策,巩固扩大南亚东南亚航空运输市场,争取新开1至2条国际航线。加强向上汇报衔接,力争昆曼公路老挝境内磨丁至会晒段新建高速公路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完成景洪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通过提级论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提级审查。配合中老铁路综合开发,推进万象—廊开—呵叻—曼谷准轨铁路建设,推动澜湄国际航运提档升级和险滩整治,研究通道向南延伸出海的可行性、可及性。
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州内交通网络。打好资金筹措组合拳,有序推进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工程,确保国道G219线云南景洪(勐宽)至勐腊(勐醒)、勐腊(勐醒)至红桥段改扩建工程等2个项目全面开工,力争勐海县城过境段项目年底前开工建设。加快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谋划、申报一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提升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脱贫地区对外通达能力。创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或者运营推广力度,不断拓展农村地区客货运输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或者运营覆盖率达到80%,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覆盖率达到80%。完成新改建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150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隐患治理里程200公里,危桥改造13座。推动高速公路优等路率达90%以上,国省干线优良路率提升至80%以上,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保持在85%以上。
深入推进运输优质服务。紧盯网约车平台公司“4大责任”,切实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突出重大节假日重点时段,对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旅游景点景区等重点区域,加大加密巡查、驻守、执法频次,全面打击非法营运和各类违法行为。完善推广重大节假日“延长运营时段”“便捷换乘”“铁路+公交/出租”“民航+公交/出租”融合衔接等群众体验好、满意度高的经验做法。优化机场、火车站周边交通组织。强化“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作用,畅通投诉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持续推动交通领域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积极争取运输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围绕提升物流主通道干线运输能力、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货运服务水平等继续发力。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鼓励铁路、航运等企业加强合作,依托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和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发展公水铁联运。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积极引导和鼓励道路运输企业运力结构向新能源车辆方向转型,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支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全力推动“交通+”融合发展。加快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和基础网络延伸连通,抓住“四好农村路”“城乡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建设理念,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致富路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谋划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项目,加大养护力度,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深度推进交旅融合,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旅游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将产业发展路、旅游资源路、乡村振兴路编织成网、连线成片,提高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全面服务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自驾旅游、康养旅居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边境旅游跨境旅游为特色的沿边文化旅游带和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国际旅游。加强基诺山至象明、南糯山茶山旅游公路等交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