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诺山乡“生态+产业+旅游” 模式

推动群众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

  通讯员/高晴 邵维蕊 陈玲通

  近年来,景洪市基诺山乡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紧扣规划、产业、组织“三个引领”,把林下经济作为农村产业革命的突破口,以“生态+产业+旅游”模式推动群众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实现大提升、大突破、大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日,在西双版纳阳春砂仁农业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橡胶林下种植的砂仁郁郁葱葱,一丛丛阳春砂仁植株碧绿壮硕,密布的匍匐茎上冒出许多尖嫩的花芽。基地负责人正在砂仁丛中穿梭,认真查看砂仁根脉长势。

  近年来,基诺山乡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和气候特点,以攸乐古茶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突破口,明确了以林文旅为主,以林药(阳春砂仁)、林蜂、林下采集等其他产业为辅的“1+N”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体系。

  为发挥“林”优势、做足“林”文章,基诺山乡以“公司+合作社+科研院所+村委会+种植户”模式,在辖区推广林药种植,带动村民规范化种植林药,推进林产共兴,并建立种苗优选培育基地、林下砂仁种植示范基地等,助力林下经济发展。

  “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对砂仁进行选种选育。基地部分砂仁已进入花芽分化期,我们将继续观测花芽的分化情况,为七八月份采果做准备。”西双版纳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顺航介绍,公司自2019年便开始进行林下砂仁种苗规范化种植试验,并以“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科学引导基诺山乡村民种植砂仁,提升砂仁的产量、产值和品质。“我们将持续进行选种选育工作,选育出高产、抗病、抗旱且适合橡胶林下种植的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带动村民增收。”杨顺航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雨林徒步游”成为基诺山乡旅游的大热风向。丛林沟壑间,三三两两的徒步爱好者穿行其间,沉浸式感受雨林徒步的乐趣。

  据介绍,基诺山乡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谋划、村组参与”方式规范雨林徒步健康发展。全乡规范开发徒步线路22条,并坚持建立“党支部+村集体+企业”的联动运作利益共享机制,让村民参与雨林旅游服务,切实从生态旅游发展中受益。近年来,基诺山“雨林徒步游”项目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体验,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增收。为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基诺山乡还注重“吃、住、行、游、购、娱、养”七要素全域旅游新业态的打造,带动文旅康养、户外研学等产业投资。

  “我们公司共开发了两条线路,涉及两个自然村。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总收入达500多万元,带动当地村民100多人就业。”西双版纳啊司喃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木拉优介绍,凭借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基诺山乡成为旅游热门地之一,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徒步线路,不断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巩固和提升基诺山乡雨林徒步的知名度。

  基诺山乡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该乡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动能,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新领域、新业态,以组织引领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当地人才、外来人才、返乡大学生的吸附能力,建立了1支120余人的林下经济人才队伍,鼓励他们担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专业培训讲师,通过开展理论培训、上门培训、实地培训,不断提升群众发展农林产业的水平,激发群众增收的内生动力。同时,不断优化集生产、包装、存储、检验、销售于一体的林下产业链,以规模效应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全面拓宽林下经济产业链,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版
   第02版:时政综合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三农周刊·广告
推动群众收入和森林资源“双增长”
多措并举保春灌 提质增效促丰收
勐腊县:机械化助力春耕生产
茭瓜丰收绘就富民增收新画卷
勐海县奖励种粮大户
景讷乡:青贮饲料厂投产
车位销售公告
遗失启事
更正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