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云华
以心换心,是他的工作理念;以案释法,是他的工作方法。25年来,景洪市基诺山司法所所长木文华一直行走在基诺山的崇山峻岭间,宣传法律法规,调解矛盾纠纷,努力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倡导群众依法办事,用法解决问题。
“阿德”是木文华的小名,在基诺山,大家喜欢称他“阿德”。木文华当过兵,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后回到基诺山,当过宣传委员,1996年起从事司法行政工作。曾经的基诺山司法所只有木文华一个人,一间办公室、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一个包,就是他工作的全部“家当”。他总是奔波在各村寨间,常常一身灰一脚泥,向村里的老人请教调解的方式方法,入户和村民们拉家常,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每次有群众咨询问题,他都耐心细致地用基诺语说明、解释,直到他们听懂为止。遇上矛盾纠纷,他就反复上门劝说,讲道理、讲法律。“以案释法,特别是用种茶毁林这样发生在身边的案件来普法,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木文华说。多年积累,他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适用于基诺族群众的普法和调解方法。基诺山寨很多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也在他的调解中平息了。“司法阿德”的名号在基诺族群众中叫响了。
2015年昆曼国际大通道开工建设以来,小磨高速公路、玉磨铁路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都涉及基诺山。基诺山乡便成立项目服务组,木文华负责调解项目施工期间的矛盾纠纷。一边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边是失地农民的利益,工作量、工作难度激增。
2017年8月的一天,木文华接到警情:“部分村民因小磨高速公路辅道建设征地赔偿问题,堵住项目施工工地和生产生活道路,随时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他马上叫上工作组成员赶到事发现场,只见数十名手持木棍和刀具的群众,用拖拉机和竹栅栏堵住了施工工地和通行道路,不让工人入场施工,也不允许车辆和行人通行。小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已进入收官、道路测试阶段,且必须在9月底通车运行。一边是工人赶工期,一边是群众拦路妨碍施工,双方剑拔弩张。木文华把工作组成员分成两个小组,他一个人负责村民的解释工作,另一组负责找项目建设部落实情况。情绪激动的村民把他团团围住,要他必须给出一个说法。木文华用基诺语苦口婆心地向村民们讲法律、讲政策、讲利害关系。一个多小时后,村民们的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表示愿意接受调解。经过木文华和工作组成员多方协调,相关部门重新核实了小磨高速公路辅道建设征地面积及农作物损毁情况,并请第三方对小磨高速公路辅道建设中造成农户房屋损害情况进行鉴定,经过8天的协调及调解,项目部向村民们重新补偿了征地补偿款及房屋受损赔偿款。2015年至2018年期间,木文华和工作组成员一直奔波在各项目施工场地和基诺山寨间,参与调解涉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矛盾纠纷417件,既保证了重大项目顺利竣工,也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利益。
木文华了解到,某村民小组附近的3家砖厂严重污染了43户村民的橡胶树和茶树,导致胶树和茶树大量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双方因赔偿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导致矛盾不断升级,有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态势。他立即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反复与砖厂、村民了解、核实情况,在汇民意、讲政策的基础上协商、调解。经过10多天的努力,使双方达成基本共识,3家砖厂同意赔偿43户村民700万元,并在5年之内支付完毕。
基诺族妇女阿白(化名)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刑,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服刑期间,她家房子被征用,获得补偿款18万多元。孩子未成年,木文华就和项目方、村干部商量,把这笔钱存到村集体账户里,到孩子成年时再转到孩子的账户上。他还和村干部签订承诺书,监督村干部,禁止他们把这笔钱挪作他用。并为阿白一家平整了一块新地基,解除她的后顾之忧。
“哪有什么秘诀,就是认真听事件,仔细找矛盾点,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先稳住人心,再和他们讲道理、讲法律。我希望大家都认真学法,尊重法律,不断树牢法治思想。”木文华笑着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木文华2018年获云南省“百佳人民调解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获“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誉称号。基诺山司法所也被首批评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